山丹丹花绽放喀喇昆仑高原

  “谢谢张妈妈 ,山丹您寄的丹花艾草和艾绒 ,咱们收到了……”初夏,绽放新疆和田军分区加勒万边防连的喀喇昆仑官兵们,给远方的高原“兵妈妈”张娟娟打去了感谢电话。

张娟娟为官兵们讲述40多年来拥军故事,山丹鼓励官兵们建功军营。丹花杨满库摄张娟娟为官兵们叙述40多年来拥军故事,绽放鼓舞官兵们建功兵营。喀喇昆仑杨满库摄。高原

  这位被官兵们亲热唤作“兵妈妈”的山丹张娟娟 ,是丹花陕西省咸阳市“山丹丹拥军协会”的负责人 。不久前,绽放她刚带着志愿者们踏上喀喇昆仑高原慰劳边防官兵 。喀喇昆仑了解到不少兵士腿脚受寒、高原睡觉欠好,她特意讨教老中医,精心选择了驱寒通络的艾叶和艾绒 ,寄往悠远的边关  。

  “能为兵士们做点事,我这心里啊,结壮 。”本年57岁的张娟娟说,与拥军结缘,要从一场陈述会说起。

  1985年12月,17岁的张娟娟从卫校结业  ,进入咸阳市一家医疗器械厂作业 。厂里邀请了几位参战官兵作陈述  ,他们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她 。回到家 ,张娟娟连夜写了一封慰劳信  ,寄往边防部队  。

  不久后,她请了一个月假  ,背上家园的大枣、核桃和500双亲手做的鞋垫,单独踏上探望边防官兵的旅程。在某救护所,她自动留下当志愿者 ,悉心照料伤员。这段阅历 ,让她更坚决了为官兵们做点事的主意 。从此,每当新年 、“八一” ,她总要带着心意去兵营看看。

张娟娟在和官兵们“唠家常”
。王渊摄1张娟娟在和官兵们“唠家常”。王渊摄 。

  张娟娟的坚持 ,逐渐感染了身边的人 。2008年6月 ,在陕西省双拥办的支持下,她牵头成立了“山丹丹拥军协会” 。这些年,她和志愿者们上高原 、下海岛 ,走兵营 、进班排,把温暖送到官兵身边 ,“兵妈妈”的称号也越传越广。

  有一年新年 ,张娟娟和志愿者们带着羊绒围巾 、书画作品等慰劳品,一路曲折,登上海拔5200多米的某边防哨所 。她拉着兵士们唠家常  ,钻进炊事班为我们做肉夹馍 、臊子面。了解的家园滋味,让哨所里充满了浓浓的年味,也劝慰了兵士们思乡的心 。

  在跟官兵们的触摸中,张娟娟发现,不少小伙子由于戍边任务重,个人大事给耽误了 。她专门开通了热线,为部队大龄青年,特别是驻扎艰苦边远地区的官兵穿针引线 。

  在她的热心促成下,陆军某部连长李小永结识了咸阳的小学老师张淑华 ,两人喜结良缘。这些年 ,经她牵线成功组成家庭的官兵  ,已有50多对 。

  张娟娟不只当“红娘”,也极力帮官兵们处理家里的难事 。有位官兵因执行任务没能顾家,妻子马玲单独照料年幼的孩子和垂暮的爸爸妈妈,既辛苦又冤枉 ,对老公有了心结。张娟娟知道后 ,赶到马玲家,帮助照料长幼 ,耐性给她劝导。终究,小两口的心结解开了,重归于好 。

  拥军路上,山丹丹花开得正艳。

  现在 ,“山丹丹拥军协会”已有700多名成员 ,有医师 、律师 ,也有各行各业的普通人 。他们走过500多座兵营 ,展开了2000屡次拥军优属活动。这份朴素的友情,像山丹丹花相同 ,在喀喇昆仑高原和更多当地 ,静静开放 。(杨舒涵) 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. 必需的地方已做标记 *